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 > 法院要闻
好心铺路竟遇“金牛”霸道?一条法尺巧牵隔壁叔侄情
作者:韦云潇  发布时间:2023-02-20 10:35:12 打印 字号: | |

 

 

邻里纠纷事,和气最相宜,由古至今,“三尺巷子”的故事余韵犹在,清代康熙年间大学士张英处理相邻纠纷时那“千里来书只为墙,让他三尺又何妨”的气度胸襟与坦荡至今给人以启迪。

近日,在柳南区法院太阳村法庭驻柳南区流山镇巡回审判点,人民法庭联合流山镇司法所及村综治成功调解一起相邻通行纠纷,邻里心结疏通了,出行道路变宽了,有效维护了邻里间和睦,取得了“案结、事了、人和”的效果。

     周姓叔侄两家互为邻居,本是一家亲戚却因为铺路分歧在村里镇上争执不休,几经调解不成,叔叔遂把侄子告上法庭。

      案件受理后,太阳村法庭法官第一时间向案件所在的村委综治了解情况,又通过电话初步了解叔侄俩的内心想法。原来这叔侄两家房屋间隔着一条外宽内窄的土路,土路中间还纵贯一道水沟。叔叔为了方便车辆通行,自愿出资倒水泥硬化水沟两边的路面,但侄子将金牛微耕机停放在自家门前的路口,并在靠自家的水沟边上堆砌了石块,以防水沟涨水时淹到自家墙角,所以强烈反对叔叔把水沟一旁靠自家的路也倒上水泥。两方矛盾闹得村里镇上做调解的干部也很头疼。

为全面、客观查清案情,尽可能一次性化解纠纷,法官带领审判团队深入实地勘察。经过实地测量和充分了解两家间隔的土路情况,明确了金牛微耕机、砌砖的位置和对道路通行所产生的影响。承办法官以淳朴的民风民俗为突破口,联合流山镇司法所干部及村委综治调解员共同参与调解案件。调解现场,调解小组法情并用,认真询问叔侄俩的态度和想法,通过分析水泥硬化平整路面对提高两家生活质量的优势,引导叔侄两家打开心结、放下彼此成见,再以《民法典》中关于处理相邻关系的规定作释法明理。经过重新科学规划水泥硬化方案避免水沟涨水带来的隐患后,侄子同意水泥铺路方案,并当即为金牛微耕机另择停放位置,叔侄俩握手言和,重回叔侄情谊,纠纷得以圆满化解。这起相邻通行纠纷得到妥善化解,矛盾双方对调解结果表示满意。法治乡村建设需要法治与礼治两种力量形成合力,促进乡村社会的“善治”。柳南法院太阳村法庭始终以“司法为民”为中心,践行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扎实开展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活动。
     下一步,法庭将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,大力推行“法庭+妇联”“法庭+司法所”“法庭+综治”共同参与解纷化解机制,秉持让“法官多跑路、群众少跑腿”的原则,积极延展服务半径,走进乡村调处矛盾纠纷,不断推动基层法庭工作走深走实。通过巡回审理进行纠纷化解,更好的践行司法为民的宗旨,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法治乡村建设提供有力司法保障。

 

(柳南区人民法院  韦云潇)

 


 
责任编辑:关朕